老龄化程度的加剧,不得不面对农村五保户老人的养老现实问题,三五老人、五保老人如何养老?河南省加强养老服务机构、敬老院建设,新建、改扩、帮扶等一些列敬老院政策出台了。
首选了解下:什么农村五保户老人,五宝老人的生活标准是什么?----(相关链接:三无老人的标准)
1、定义:五保户是指农村中丧失劳动能力,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的老年人、残疾者和孤儿。丧失劳动能力、有成年子女的老人,由成年子女赡养;其子女常年患病或残疾无力赡养者,也应视为五保户。
2、标准:保吃:包括粮、油、菜、柴及零花钱等; 保穿:保证有必需的衣、帽、鞋、袜、被褥; 保住:保证有房住,房屋安全牢固,不漏雨雪,能避风寒; 保医:五保户患病要及时治疗,并派人护理,医疗费由供养单位负担; 保葬:五保老人去世的安葬,由供养的单位负责;另外还有孤儿保教:孤儿到入学年龄,要安排就学。
河南省老龄化程度如何?河南省老年人、农村老人数量比例?
1、截至2010年底,全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约为1280万人,约占全省总人口的12.9%。老年人口中60—69岁老年人口为720万人,占老年人口的56%;70—79岁老年人口为380万人,占老年人口的29.7%;80—89岁老年人口为149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1.6%;90—99岁老年人口为28万人,占老年人口的2.4%;10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0.4万人,占老年人口的0.03%。
2、2008年河南省农村人口总数为6032万人,居全国之首,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485万人,占总人口的8.04%。老年抚养比为11.32,少儿抚养比为29.38,总抚养比为40.70,老化指数为38.52。
河南省有多少家养老机构?河南省敬老院有多少?
据不完全统计:河南省当前共有976家养老机构,628家敬老院,涵盖农村、城市、乡镇。
农村五保老人的供养方式有哪些?
1、县级中心集中供养:举办敬老院。凡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乡或村为单位举办敬老院,也可以几个村联办敬老院。要坚持依靠集体,依靠群众,勤俭办院,敬老养老的原则。是在全县建一至二所中心敬老院,满足五保对象集中供养需求。
2、乡镇中心集中供养:集体供给,分散生活。采取这种办法,必须保证供给的经费和物资及时兑现。对生活自理有困难的五保户,村民委员会要派专人照料,妥善安排好他们的日常生活。针对乡镇五保对象较少,一所敬老院完全能满足当地集中供养五保对象的需要,则采取乡镇中心敬老院为主 。
3、以点带面集中供养:由亲友或其他人代耕土地包养。这种办法只有在五保户有其要求,亲友自愿,确能保障五保户生活的条件下才能实行。
4、对五保对象较多的乡镇,采取乡镇中心敬老院为主、村级五保大院为辅的集中供养模式。
河南省全面加强敬老院建设,加大五保户供养力度,解决五保老人养老难题。
1、敬老院政策-兴建敬老院:近两年,为让五保老人安享晚年,河南筹措5.74亿元,全面加强敬老院建设。2011年以来,省级每年列支不少于3000万元敬老院建设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支持地方敬老院建设。2011年至2012年,河南省共筹措资金5.74亿元,新建、改扩建敬老院351所,新增床位27747张。其中,争取民政部部本级福利彩票公益金1563万元,省级投入资金6000万元,地方自筹资金4.98亿元。
2、敬老院政策-扶持敬老院:为让更多的五保对象愿意进入敬老院集中供养,河南省政府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敬老院普遍安装冬季取暖设备的“温暖工程”。目前,洛阳市已经开展了试点工作,累计投入资金3810万元,完成了123所敬老院冬季采暖设施建设和改造。
五保户老人如何养老?不仅要靠国家政府、靠敬老院,还要有我们更多人的关心和帮助,满足农村五保老人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基本需求,让这些孤寡老人安享晚年。
相关阅读:
河南养老院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