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的时代,居家养老行得通吗?老年人入住养老院必然是一个社会养老发展的趋势,国家不仅鼓励民办养老院的建设,而且近几年将全面实施养老院补贴方法,对住养老院的老人实行床位补贴,每人每月都可享受不定数额的入住介护补助。因此今后老年人可能更愿意住养老院。
调查:在此之前,老人为什么不愿住养老院?
传统理念:老人的思想还是比较传统封建的,总是认为这样的行为会被街里邻居看着自己儿女的大不孝!再一个就是离不开这个几十年的家,毕竟是自己的老窝,能天天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
独生子女的父母独守空房,空巢趋势已是现实,儿女不能常在身边,养老院还您一个热闹、温馨的家。
感情需求:养老院中一些护养员的素质偏低,老人享受的人文关怀较少。住进养老院,子女一星期或者更长时间才会来看望一次,会认为缺少了和家人的交流沟通联系。
目前,养老行业竞争如此之大,没有优质的服务必将遭淘汰。再加上,近年来国家严格要求养老院规范管理,对养老院定期抽查评比。因此现在的养老院基本都是待老人如亲人!
经济条件:企业退休人员的平均工资和目前市内各区最低养老费用标准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很多老年人靠自己的退休金进入机构养老根本不够。
养老金不够不要紧,现在国家有补贴了。而且子女也会为您分担这些困难的。
服务条件:不少养老机构提供的服务比较单调。尽管有高中低档之分,但没有确定到底哪个档次的需求量大,结构性失衡。有的一味追求降低成本,造成设施不全,公共活动面积不够,比如大部分养老院没有电梯,老人连楼都下不来。
现在的养老院人性化建设理念,并且中小型养老院居多以低层为主,适宜老人生活为主。
展望:为何将来住养老院将成为老人最愿意的养老方式?
如今养老院一床难求,老年人争相入住。居家养老在当代社会,对儿女来说更是一种压力。计划生育是国策,决不能够在养老问题上以居家养老为主一推了之。独生子女的父母必须提供相当数量,相当条件的社会养老的保障,这是国家的责任。因此我国也提出了建设养老院机构的构想,并得到了大面积的实施,而且惠民政策一帮到底,部分地区已经开始对养老院补助,对入院失能困难老人按月发放补贴。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老龄化步伐的推进,将会有更多的老年人愿意选择去养老院、老年公寓安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