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传统的家庭养老面临巨大困难。子女工作忙、难寻好保姆,老年公寓的问世打破家庭养老的传统思想。随着老年公寓制度、设施、服务等不断完善,入住老年公寓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时尚。
据调查显示,入住老年公寓的老人,以前多是请保姆照顾或与子女共同生活。可因为一些保姆素质较差,照顾老人敷衍了事,不好好做饭让老人饿肚子,有的甚至把老人锁在家里自己去打牌或和别人聊天。子女工作忙无暇照顾,将老人交给保姆又不放心,就将目光转向老年公寓。市民张先生讲,他和妻子工作非常繁忙,每天一上班就不知啥时能下班,由于他父亲生活不能自理,几年前,他们便请了一位保姆照顾父亲。可几个月前,保姆因家里有事辞了工。为了重新请个合适的保姆帮他们照顾父亲,他和妻子轮番跑家政中心。没想到连续请了7个保姆,最终还是 没一位保姆愿意留下来照顾他父亲。因为许多保姆一听要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都不愿意干。好不容易请到一个,干了几天就找借口走了。最后一个保姆更离谱,一次他上班中途有事回家,发现父亲被锁在屋里,连中午饭都没吃,保姆却不知去哪儿了。他考虑再三,为了老人的起居、生活安全,还是将父亲送进老年公寓。张先生还说,以前,他对我市的老年公寓了解得并不多,可自从将自己父亲送来后,他才发现入住公寓的老人不少,而且老年公寓各方面的条件都不错,许多老人很快就适应这种环境。
事实上,年轻的一代也已缺乏为长辈提供各种养老资源的能力,传统的家庭养老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老年人口超速增长,又进一步表明社会养老负担的日益加重和基金积累难度更为加大,从而对养老保险基金的增长产生强列的掣肘作用和后续影响。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老人日益增多,三世健在的家庭比例很大,加上我国厉行计划生育政策,家庭的代际人口结构呈“四二一”和“四二二”型。家庭“少子化”使家庭赡养老人的功能弱化,急需社会养老功能极大发挥,以弥补家庭养老功能的不足。据从中国老龄人协会和劳动保障部获得的最新人口统计数据显示,目前65岁的老人中,有64%与自己的子女住在一起,这一比例在农村显得更高;而在老年妇女中,65岁至79岁的有67%与子女生活在一起,相比之下,80岁以上的则有80%与自己的子女同住一个屋檐下,他们对自己后代的经济依赖也更强。现在的中青年人的负担更重,要是一个中低收入的家庭,除去日常开销,还要供孩子上学,再加上赡养老人可以说是已经捉襟见肘,如果老人再生病住院,无疑是雪上加霜。苦不堪言。因此家庭养老亦困难重重。
在鹤壁老寿星养老院,入住老人大都是行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的孤寡老人或子女没法照顾的老人,他们更需要专业的服务和照顾。当然也不乏能自理老人,他们也是想着不愿给子女添加更多负担。鹤壁老年公寓产业的崛起不仅为鹤壁老年人提供了舒适、温馨的养老环境,也为我市无业人员、下岗职工提供了更多再就业机会。
本文源自鹤壁养老院,转载请注明。